一百年来,中国的恐龙研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个个恐龙化石组成了这条恐龙学的发展之路。图为内蒙古二连浩特国家恐龙地质公园。摄影/王彤
从没有过一个时期像今天这样,让来自中国的恐龙们一直聚焦在世界媒体的镁光灯下。近五六年来,几乎隔上半年,就会有数篇精彩的论文被刊发在世界首屈一指的学术期刊上。这些身披羽衣、体控四翼的飞天恐龙,或骨相精奇的古鸟,或照顾着几十个宝宝的好保姆,或腹中保存着最后的晚餐的古哺乳动物这些不可思议的化石珍品,一旦刊发,即刻跃上全世界各大传媒的头条,传诵于万千猎奇者口中,极尽渲染之能事。
根据2009年的统计,中国已然超越了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发现恐龙最多的国家。
由于龙骨油灯,第一个由中国人命名的恐龙——禄丰龙才被发现。正是这盏油灯照亮了中国人自主研究恐龙的道路。
1995年,全世界古生物学者们都聚集到了北京,聚集到第六届国际中生代陆相生态系大会上,此时的中国还尚未表现出世界恐龙第一大国的态势。一年之后,让人惊艳的大发掘爆发了,这个起爆点就在中国东北的辽宁。
1996年8月12日,时任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的季强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突然门一开,进来一个农民。就是这个人的到来,一下子把中国恐龙研究推上了国际进化科研界的前沿。这位农民很诡秘地打开一个布包,里面露出一块70×50厘米的石头。这块来自辽宁北票四合屯村西边小山冈的石头上,有着一清晰、漂亮的恐龙造型,头昂起着,尾巴翘起来,后腿蹬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它有着一圈毛茸茸的“毛”。季强刚从德国留学归国不久,求学期间曾无数次目睹闻名全球古生物界的圣杯——
这块化石有着正负模,它的另一半,此时已经静静地躺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一仓库里良久。正因为这样,季强才变得格外幸运。1996年10月,季强和姬书安在《中国地质》杂志上,发表了这块漂亮的
这篇论文极大地震动了国内外古生物学界。因为自始祖鸟发现之后,生物学家关于鸟类的起源,鸟与恐龙的关系,就持有不同观点,争论了上百年,一直未能有统一的意见,其原因就是缺乏化石证据。中华龙鸟的出现简直让恐龙学者发了狂,它旋即激活了当今生物进化领域一大热点——鸟类起源,古生物“龙鸟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
1997年3月,美国费城科学院组织了一个在鸟与恐龙的研究领域具有国际权威的专家代表团,来中国进行考察,代表团称“梦之队”。梦之队随后认为,这些“毛”可能是前羽的某种类型,是羽毛一种原始形态。
正在人们争论这衍生物是“羽”还是“毛”的时候,季强又得到了2块有羽毛的恐龙化石。这就是著名的
此后,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和内蒙古东南部的中生代地层中,发现了大量保存精美的带羽毛的恐龙、古鸟类化石,这些珍贵的化石将中国推向了古生物学研究的最前沿,光耀在镁光灯下的舞台核心位置。
四川自贡市大山铺是中国第一个发现的大的恐龙坟场,这里的恐龙化石之多,令当时的发掘者都瞠目结舌。四川自贡由此成为了全世界发现
对于年轻一代的中国
目前中国已记述的恐龙属达144个,恐龙的各大门类在我国几乎都有代表。一个完整的中生界陆相脊椎动物地层层序年代学即将建立,中国已成为世界恐龙研究大国,走在世界恐龙研究前列。回首百余年的中国恐龙研究史,除去列强的掠夺,搭便车式的参与,更多的是国人自强奋进,用无比的艰辛换来的一片新天地。他们的工作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古生物学的发展,而此间传奇般的故事更激发了我国民众对古生物的极大兴趣。学者们千辛万苦收集而来的恐龙骨骸,如今被安置在祖国大地各处大小博物馆、科研机构内,此外还有遍及全球的复制品。它们会一直提醒着后来人,龙在东方大地上,曾经有一段段无比奔放的历史,那个国家也曾经有着一群的科学斗士,他们的奉献,将永在眼前。(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第6期 撰文/
评论